世界浙商網訊11月30日(記者 孫嵐)在11月29日下午啟幕的浙江省服務小微企業成長暨2016民企“雙對接”活動周上,《浙江省小微企業成長報告(2015-2016)》重磅發布。這是浙江省首次發布此類報告。
看完報告的人,會連連驚呼 “想不到”:
想不到,小微企業竟成了一省經濟的“壓艙石”;
想不到,40歲以下法人是主流;
想不到,小微企業早已不是“低小散”;
……
這份報告究竟批露了哪些數據,讓我們仔細看一看。
想不到之一:小微企業竟是浙江經濟的“壓艙石”
新設企業連續攀升,經濟貢獻不斷增大。近年來,浙江省小微企業新設數量持續攀升,經濟貢獻也逐年增強。2015年末,在冊企業144.67萬戶,同比增長13.87%;截至2016年9月底,在冊企業161.9萬戶,同比增長15.76%。
根據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浙江省規上小微企業和規下小微企業產值約占浙江省企業總產值的51%。2016年前三季度,浙江省規模以上小微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130.6億元,同比增長6.7%,占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1.1%。
實體小微繼續回暖,就業貢獻更為突出。2015年,浙江省規上和規下工業小微企業從業人員650.2萬人,就業貢獻率為49.9%;個體工業戶309.7萬人,就業貢獻率為23.7%。加上注冊資本500萬元以下的大量小微企業和個體商業戶,浙江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對于社會就業的貢獻率總體超過73%。規下小微企業就業貢獻率連續五年維持在22%以上。
(注:目前國家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統計標準是指當年產品銷售收入2000萬元人民幣以上(含)的工業企業。對小微企業的認定標準是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人民幣,下同),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其依據是中國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想不到之二:40歲以下法人是主流
浙江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濃厚,新增小微企業數據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浙江省創業活力得到充分釋放。小微企業創業活躍,創業主體實現了新舊代際更替,為浙江省經濟發展注入了后勁。
根據2016年前兩季度的調查發現,浙江省新創企業法定代表人平均年齡為36歲,其中40歲以下占比超過65%,80后、90后和大學生逐步成為創新創業主力軍。特別是“90后”創客不斷增加,占2016年上半年增量的14.3%。浙大系、浙商系、阿里系、海歸系等創業“新四軍”,成為浙江省小微創業的新生力量。

想不到之三:小微企業玩的都是這些!
隨著創業主體實現新舊更替,小微企業創業形態日新月異,創業質量穩步提升。新一代信息產業、電子商務和大數據產業、智能裝備制造、生物和現代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等成為小微創業熱點領域,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打破了諸多傳統的固有格局,為浙江省加快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生動力。

高科技、新興產業成為新設小微企業增長熱點,不斷為浙江省產業轉型注入新生動力。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行業和文娛行業的比重分別達到9.29%、7.79%和3.77%,新興與高成長行業的比重持續上升。七大萬億重點產業的小微企業快速增長,為轉型升級提供更多活力。2016年1-9月,浙江省新增七大萬億產業小微企業4.3萬家,占新增小微企業總量的22.2%,其中信息經濟產業、金融產業和時尚產業的新增量最多,分別占33.97%、21.54%和21.05%,加快形成了以信息經濟、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進一步夯實了浙江省經濟轉型升級的基礎。
隨著浙江省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浙江行動綱要”,深入推進“四換三名”工程,小微制造企業也在加大“機器換人”力度,加快向智能化、柔性化、信息化方向發展,不斷推進企業裝備智能化和生產過程自動化。同時,在機器人研發制造、3D打印、云計算、大數據、機器視覺等一系列智能制造產業鏈中也活躍著眾多科技型、創新型小微企業的身影。
想不到之四:小微企業早已不是“低小散”
浙江省小微企業在“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政策體系的培育下,經營主體升級步伐加快,實現了自我革新和能力再造,增強了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力,推動了新舊動能轉換。
截至2016年9月底,浙江省共有個體戶342.4萬戶,在各類市場主體中占66.93%,較2012年底下降了5個百分點,長期以來浙江省個體戶占比過高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市場主體結構持續優化。2015年,浙江省新增“個轉企”1.9萬家,其中新增公司制企業1.74萬家,占比為91%;目前,浙江省累計完成“個轉企”19.4萬家,其中公司制企業9.85萬家,占比為50.8%,比2013年提高28.5個百分點。
同時,“規改股”和“股上市”工作扎實推進,取得了較好的工作實績。自2013年以來,浙江省累計完成“小升規”12694家。2014年浙江省新增695家股份公司,2015年新增684家,2016年前三季度新增139家。自2013年以來,浙江省A股上市公司(境內)累計291家,位居全國第二;截至 2016年9月,浙江省累計實現新三板上市企業達752家,位居全國第五。
同時,浙江省共注銷企業8.8萬家,注銷個體戶39萬戶,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重污染、高耗能的低端制造企業和占用違章違建的加工作坊。浙江省累計整治提升“臟亂差”和“低小散”企業(作坊)2.6萬家,注銷小微企業6.4萬家。小微企業經營主體結構得到較大改善,企業轉型升級動力更強,績效更為突出。
在浙江省委、省政府主導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等系列組合拳實施下,小微企業轉型升級成效可觀,逐步由“低、散、弱”向“高、精、優”邁進。目前,浙江省共有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園205家,各類省級眾創空間141家,其中21家被納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小微企業成為創新創業的動力涵養源。
想不到之五:浙江共有506個淘寶村
浙江省各地農村利用各自產品、區位、產業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村電商,縣域網絡零售額超過網絡零售總額的三分之一,村級網絡零售額約占零售總額的10%,從而有力地促進了三農小微的創業發展。根據最新數據,浙江省共有506個淘寶村,占全國數量的38.6%,位居全國第一;共有51個淘寶鎮,占全國數量的37.8%,位居全國第一;義烏、溫嶺、瑞安在全國僅有38個淘寶村集群中位列前十,義烏、余杭位列全國淘寶村企業網店最多的前五大縣區。
近年來,浙江農村電商業態不斷推陳出新,形成了以“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商+網商+特色產業”為核心“遂昌模式”、依托中心城市發展縣域電商經濟的“臨安、桐廬模式”、以品種繁多的商品供應對接互聯網需求補充線下專業市場短板的“義烏模式”等一系列新型三農小微孵化模式。農村電商新業態的迅猛發展已然成為促進三農草根創業、擴大農村就業的法寶。新興技術應用也在多個方面提升三農小微企業的創業質量和發展質量,為浙江省新農村建設和城鄉協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想不到之六:小微企業的創新力如此之強 近年來,浙江省小微企業創新投入不斷增加,致力于提高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重視最新科技成果轉化。截止2016年第三季度,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共有27473家,當年新增3543家。2012年至2015年小微企業新產品產值在不斷增加,由3575億元增加至5836億元,產品不斷創新。
眾創空間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面向大眾創業所構建的新型創業集聚平臺,正逐漸成為浙江省小微企業孵化成長的重要載體之一。近三年來,浙江省在政策、平臺、金融、人才、環境等各方面給予眾創空間大力的政策支持。在降低創業門檻、加大扶持補貼力度、加快公共創業服務平臺建設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截止到2016年10月,浙江省市級以上眾創空間數量達172個,眾創空間面積累計168.5萬平方米,入駐企業累計1143家,一共發放創新券4.15萬億元,極大地促進了眾創空間內小微企業的孵化、成長。
此外,2016年前三季度,浙江省新設七大產業小微企業累計35.4萬家,其中信息經濟新設數量最多,環保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同比增速均在1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