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陰概況
平陰縣隸屬山東省省會濟南市,是“中國玫瑰之鄉”,國藥阿膠的正宗產地。全縣總面積827平方公里,人口37萬。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十分便利、位于濟南、泰安、聊城三市的交匯處,是省會城市的后花園、區域中心城市對外輻射的橋頭堡、總部經濟的加工基地。國道105線、220線、濟(南)菏(澤)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青(島)蘭(州)高速公路、聊城至日照與聊城至青島鐵路、濟南都市圈城際軌道交通貫穿全境,距濟南市區僅30分鐘車程,距濟南國際機場50分鐘車程。京滬高鐵的開通,平陰與北京、上海、南京、青島等沿海發達城市的聯系更加便捷,使平陰縣納入這些發達城市的四小時工作圈。
平陰縣物華天寶,人文薈萃。平陰玫瑰自唐代引種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種植歷史,種植面積3萬多畝,年產鮮花5000余噸,是全國最大的玫瑰系列產品開發基地。圣藥阿膠因產于古東阿---今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2003年,平陰縣東阿鎮被國家質檢總局命名為“中國阿膠之鄉”,與茅臺鎮、景德鎮并稱為中國三大傳統特產名鎮。平陰曾是齊國名相管仲的封邑,被孟子譽為“圣之和者”的“百世之師”柳下惠的故里,至圣先師孔子曾來此講學,三國曹植曾在此為王,平陰還是明代東閣大學士、三代帝王師于慎行的出生地。
二、經濟概況
2012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164.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91億元,同比增長4.8%,對經濟增長貢獻率5.1%,拉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90.73億元,同比增長13.3%,對經濟增長貢獻率75.7%,拉動GDP增長8.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47.59億元,同比增長10.0%,對經濟增長貢獻率19.2%,拉動GDP增長2.2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5.8:57.5:26.7調整為15.8:55.2:29.0。
財政收支增加較快。全縣地域財政收入219156萬元,同比增長11.6%。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0045萬元,同比增長33.4%。地方財政支出252537萬元,同比增長22.3%,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73779萬元,同比增長26.1%。全年完成稅收總額182774萬元,增收30506萬元,同比增長20.0%。
農業生產保持穩定。農作物播種面積56552公頃,比上年增長0.5%。糧食產量23.97萬噸,增長4.0%;肉類產量4.56萬噸,增長4.9%;禽蛋產量3.31萬噸,增長5.1%。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全縣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71家,農業合作社366個,無公害品牌達84個,有機品牌22個,綠色品牌3個,農產品地理標志3個。全縣玫瑰播種面積1367公傾,增長15.7%,產量1425噸,增長15.3%;水果9279公傾,產量12.7萬噸,增長6.7%;蔬菜8053公頃,增長1.7%,產量57.53萬噸,增長6.3%,其中各類蔬菜大棚7769個;奶牛存欄17316頭,增長6.2%。農業機械總動力46.02萬千瓦,增長4.5%,拖拉機5894臺,農用運輸車14176臺,機播作業面積2.83萬公頃,機收作業面積2.93萬公頃。實施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外山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錦水河綜合治理工程等19項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新增配套機電井92眼;蓄水工程實際供水能力新增10萬立方米。
工業生產穩定增長。全縣9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4.15億元、利潤24.81億元、利稅33.4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7%、9.0%、8.2%。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9.67億元,同比增長17.7%;全年工業用電量99879萬千瓦時。龍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30家龍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7.68億元、利潤21.63億元、利稅29.02億元,分別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77.2%、87.2%和86.7%,分別增長11.9%、5.6%和2.2%。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企業24家,實現產值72.45億元,增長10.1%,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34.4%。
工業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全縣完成工業投資70.81億元,增長27.6%。其中,大唐新能源有限公司風電廠二期項目建設33臺單機容量為1500KW的風力發電機組,配備33臺35KV箱式變壓器,一座110KV升壓站;濟南玫德鑄造有限公司8萬噸管路連接件生產基地車間鋼構主體完工;濟南瑋泉生物發電公司生物質能發電項目,裝機容量3萬千瓦,建設車間及輔助設施約3萬平方米已完工。山水集團年產3億條塑編袋生產線項目完工,新上覆膜機等設備安裝調試試生產。濟南元首紡織公司10萬紗錠1200臺織機項目,紡紗一車間主體完工。福膠集團安城產業園三個車間進入砌體施工及安裝階段,東阿廠區車間裝飾、隱蔽管道施工。
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8.60億元,增長32.6%。其中,第一產業投資9.18億元,增長0.5%;第二產業投資71.02億元,增長23.2%;第三產業投資48.40億元,增長60.2%。
房地產業健康運行。全縣資質以上房地產開發企業22家,完成開發投資8.56億元,增長119.7%。商品房施工面積102.5萬平方米,增長68.2%,竣工面積19.01萬平方米,增長37.7%,銷售面積16.91萬平方米,增長3.4%,銷售額7.25億元,增長18.9%。房地產企業實現利稅1.03億元,實現利潤0.54億元。
金融形勢運行良好。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9.67億元,比年初增加13.99億元,增長14.6%。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款68.84億元,比年初增加11.32億元,增長19.7%。各項貸款余額57.58億元,比年初增加8.93億元,增長18.3%。存貸比52.5%,上升1.7個百分點。保險業平穩增長。全縣共有保險單位22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和人壽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5635萬元,同比增長20.0%;保險營業支出6930萬元,同比增長4.6%。
城鄉基礎條件更加完善。縣城建成區面積15.4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長度和面積分別達到70.5公里和190萬平方米??h城規劃區面積達到87平方公里。
三、基礎和服務
平陰工業園區始建于2001年5月,是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是濟南市著力打造的“西部工業區”。近年來按照“一園多區”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三大片區”和兩個產業園區。堅持產業集群、要素集聚、土地集約,推動工業項目根據產業類別進入工業園區落地??茖W完善園區規劃布局,統一規劃中小企業產業孵化園,大力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和標準化廠房建設,提高園區項目承載力和招商能力。其中,核心區實施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提升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輻射帶動全縣經濟轉型升級;安城片區在鞏固提升建材產業園的同時,著力引進高新技術產業項目,打造生態科技產業園;孝直片區以提升功能,集聚要素為核心,打造機械裝備業優勢突出的產業園區;孔村產業園在推進炭素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努力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配套基地;東阿產業園以拓展發展空間、培植特色產業為重點,打造阿膠食品產業基地。
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平陰的經濟社會發展,今年年初制定了“實施三年突破平陰計劃”,并由市直有關部門詳細制定了五大類二十一項具體幫扶政策,在政策、資金及要素制約瓶頸等方面對平陰給予了極大地支持和幫助。縣委縣政府結合產業發展需要,立足招大引強,始終堅持招商引資是平陰縣經濟發展的生命線,積極引進對我縣主導產業具有帶動或較強配套作用的企業,加強與國內外500強、民營500強、上市企業和中央直屬企業的對接聯系,著力引進投入1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
圍繞建設服務型政府,平陰縣設有招商引資促進委員會和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國內外投資商需辦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可在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一站式辦結;對東部工業新城、云翠新區、玫瑰湖濕地建設和世界鞋業基地等重點項目專門設立指揮部,實行前期工作代辦制、全程跟蹤服務制。目前業已形成了公開穩定的政策環境、統一透明的法制環境、公正有序的市場環境、親商安商富商的社會環境、優美平安的人居環境。
招商熱線:0531-87887117
聯系郵箱:pyzsyz@126.com